羅馬 2018年阿方索·卡隆執(zhí)導(dǎo)的家庭電影
《羅馬》(英語 : Roma )是由 阿方索·卡隆 執(zhí)導(dǎo)并擔(dān)任編劇,雅麗扎·阿帕里西奧、瑪麗娜·德·塔維拉等主演的家庭電影,于2018年8月30日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映,2019年 5月10日在中國內(nèi)地上映。
基本信息
語言
西班牙語、英語、日語、德語、法語、挪威語、米斯特克語
獲得獎項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第76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演職人員
主演
雅利扎·阿巴里西奧(Yalitza Aparicio)
瑪麗娜·德·(Marina de Tavira)
費爾南多·格雷迪亞加(Fernando Grediaga)
豪爾赫·安東尼奧·格雷羅 (Jorge Antonio Guerrero)等
制片人
尼古拉斯·塞利斯 (Nicolás Celis)
阿方索·卡?。ˋlfonso Cuarón)
加布里埃拉·羅德里格茲 (Gabriela Rodriguez)等
阿方索·卡?。ˋlfonso Cuarón)
亞當(dāng)·高夫(Adam Gough)
制作信息
制片公司
奈飛( Netflix )
Esperanto Filmoj 美國
美國參與者影片公司 美國
發(fā)行信息
上映時間
2019年5月10日(中國)
2018年11月3日(美國)
該片講述了年輕女傭克里奧(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飾)在雇主索菲亞(瑪麗娜·德·塔維拉 飾)家照顧四個孩子,然而卻突發(fā)意外,兩人面對苦澀茫然的生活的故事。
劇情簡介 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社會動蕩的墨西哥,年輕女傭克里奧(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飾演)在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中打工。雖然外界時局動蕩,但是克里奧所侍奉的索菲亞一家,生活并未受到過多的影響。這晚,出差的安東尼奧(費爾南多·格雷迪亞加 飾演)回到了家中,安東尼奧的四個孩子和女主人 索菲亞(瑪麗娜·德·塔維拉)都很高興,他們一起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享受愉快的親子時光,克里奧盡心伺候一家人。 第二天克里奧和另一個家庭的女傭一起出去。克里奧被男友弗爾明( 豪爾赫·安東尼奧·格雷羅 飾演)拉去了旅館,在旅館里弗爾明講起了從前被欺負的經(jīng)歷,隨后向克里奧展示了自己學(xué)到的武術(shù),以此證明自己的強大。但克里奧只是溫柔不語,接納了這個男人。剛回家沒多久的安東尼奧決定再次離開,索菲亞站在門口送別,充滿了不舍。因為丈夫的離去,索菲亞忍不住將無助而憤怒的情緒發(fā)泄到女傭克里奧身上,好在克里奧不以為意。 就在這時,克里奧不幸的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她告訴弗爾明,結(jié)果卻被弗爾明無情的拋棄。她坐在電影院外面,看著車水馬龍,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事實。隨后克里奧平靜地向索菲亞尋求幫助 ,索菲亞在此時也知道了丈夫在外面有了其他的女人,內(nèi)心郁悶不堪。但索菲亞還是調(diào)整心情,柔聲安慰克里奧,并帶她去醫(yī)院做檢查。從醫(yī)院回來之后,索菲亞帶著她和孩子一起去了鄉(xiāng)下進行跨年。白天大家野餐射擊 。夜晚舉辦聚會,飲酒歡樂。地面上是中產(chǎn)階級玩耍的樂園,而作為傭人的克里奧只能在昏暗的地下室和其他傭人一起慶祝新年。地下室擁擠不堪,克里奧并沒有心思去玩樂,只是看著其他傭人在喝酒跳舞。 回城之后,克里奧在某天晚上陪孩子去看電影的路上遇到了 安東尼奧,他身邊有了另外一個女人。第二天安東尼奧回到了家中,他把結(jié)婚戒指留給了索菲亞就離開了。索菲亞和孩子們只能被動的接受被拋棄的命運。日子一天天過去,克里奧臨產(chǎn)期將近,索菲亞的母親特蕾莎(維羅妮卡·加西亞 Verónica García 飾演)在一年一度的 科珀斯克里斯蒂 節(jié)(Corpus Christi festival)舉行抗議活動時帶克里奧購買家具。幾位參與暴亂的學(xué)生躲進了這家家具店里,卻被追來的鎮(zhèn)壓者無情射殺,這其中就有弗爾明。克里奧因暴亂受到了驚嚇,不久后在醫(yī)院誕下了死胎。與此同時,走出離婚陰影的索菲亞換了一輛車,迎接新的 生活。她也鼓勵克里奧振作起來,并帶她和孩子去海邊散心。在餐桌上,索菲亞懷著勇氣向孩子們宣告他們父親早已離開的真相。孩子們開始很傷心,不過在母親的安慰下漸漸接受了這個事實。海邊之行結(jié)束之前發(fā)生了一場意外,兩個孩子在海邊游玩時被浪花卷入了海中。不會游泳的克里奧沒有絲毫猶豫,沖著咆哮的海浪去搭救兩個孩子。孩子們獲救之后,克里奧和索菲亞一起抱著孩子們痛哭起來。影片結(jié)尾他們回到家,開始了新的生活,克里奧照常爬向屋頂去晾曬剛洗好的衣服。
角色介紹 克里奧
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索菲亞家的女傭,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每天都在不知疲倦的工作,對索菲亞家的四個孩子視如己出,因懷上了弗爾明的孩子被無情拋棄,最后誕下一個死胎,只能默默忍受回歸正常生活
索菲亞
瑪麗娜·德·塔維拉
克里奧侍奉的女主人,一名司機,每天都很忙碌,所以雇了克里奧作為保姆,在克里奧遭到拋棄時,安慰她,幫助她,雖然被丈夫拋棄,但是最后堅強的挺了過來,回歸正常生活
安東尼奧
費爾南多·格雷迪亞加
索菲亞的丈夫,一名醫(yī)生,因為有了外遇與索菲亞離婚
弗爾明
在
克里奧的男友,小時候有被欺負的經(jīng)歷,長大了學(xué)了武術(shù),在得知克里奧懷孕后無情的拋棄了克里奧,參與了當(dāng)?shù)氐谋﹣y
影片制作
故事背景 影片以1960 年末至 1970 年的墨西哥為背景。在20世紀60年代及70年代間,左翼和民權(quán)運動分子在全球開展了激烈的反戰(zhàn) 、反資本主義和反官僚主義的學(xué)生運動,這給墨西哥造成了極大的政治動蕩。政治動蕩引發(fā)的抗議活動及騷亂貫穿了影片的整個故事。同時滿懷理想的中產(chǎn)階級對時任總統(tǒng) 古斯塔沃·迪亞斯·奧爾達斯 身后的貪腐內(nèi)幕頗為不滿。隨后于1968年10月2日發(fā)生的“特拉特洛爾科大屠殺”推翻了古斯塔沃·迪亞斯·奧爾達斯的政權(quán)。新任的總統(tǒng)路易斯·埃切維里亞推行的政策引發(fā)了新一輪的抗議活動,發(fā)生于1971年6月10日的“圣體節(jié)慘案”也在影片中作為重要情節(jié)展現(xiàn)。
劇本創(chuàng)作 阿方索·卡隆在結(jié)束了2006年的 反烏托邦 電影《人類之子》( Children of Men )后,產(chǎn)生了以自己的童年經(jīng)歷制作一部自傳電影的想法。影片的主角是以阿方索·卡隆童年時的保姆——羅德里格斯為原型。在創(chuàng)作影片劇本的過程中,卡隆就通過與羅德里格斯進行電話交談來一點一點回憶起過去及羅德里格斯的生活。
選角 對電影中的幾乎每個角色,阿方索·卡隆都親力親為,選出最符合自己感覺的演員。阿方索·卡隆為了找到與記憶中的人相符的演員,在墨西哥的各地進行了詳盡的搜索。他從城市一直尋找到村莊,在看過了數(shù)千個人的采訪視頻后,他選擇了來自羅德里格斯家鄉(xiāng)—— 瓦哈卡州 的阿帕里西奧。阿方索·卡隆認為她與羅德里格斯有相同的特質(zhì)。
拍攝 影片原定于由攝影師伊曼紐爾·盧貝茲基(Emmanuel Lubezki)擔(dān)任主要拍攝任務(wù),但因檔期沖突的問題,最終阿方索·卡隆受任了攝影師的職務(wù)。阿方索·卡隆在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長鏡頭及 景深鏡頭 。如影片開始的一段展現(xiàn)克萊奧日常工作的鏡頭,畫面由被洗刷的地板逐漸推移至整個房間,引出影片的主角。 影片在后期成片的過程中時使用了一些特效,如家庭的管家克里奧拯救在海中不斷掙扎的孩子的長鏡頭,這實際上是由許多個鏡頭拼接在一起完成的。為了減小拼接的突兀感,阿方索·卡隆要求剪輯師調(diào)整了背景的自然景色。 同時為了使影片更加真實,電影團隊記錄了影片取景地的所有環(huán)境音效及特定音效,并花費了數(shù)月時間到英國松林工作室和美國好萊塢劇院進行混音。
幕后花絮 阿方索·卡隆在影片拍攝期間,向演員們隱瞞了整個劇情的走向,只是在每天開始拍攝前,向他們提供特定的場景,以期演員們的自由發(fā)揮為影片帶來更加自然的氛圍。 在豪爾赫·安東尼奧·格雷羅與阿帕里西奧拍攝在賓館中的場景時,因為阿帕里西奧并不想與裸體的豪爾赫·安東尼奧·格雷羅共處一室,故阿方索·卡隆分別拍攝了豪爾赫·安東尼奧·格雷羅裸體的表演場景及阿帕里西奧坐在床上的場景,在前者中使用了替身來使兩個鏡頭更好的銜接。
影片亮點 阿方索·卡隆對影片音效的處理是巧妙的。與以往影片不同的是,羅馬舍棄了全片的配樂,而只是展現(xiàn)了人物的對白及真實的環(huán)境音效,這些環(huán)境音效在《羅馬》音效敘事系統(tǒng)中頗為重要。環(huán)境音效使電影的敘事空間由鏡頭內(nèi)擴展到了鏡頭之外的場景。同時,環(huán)境音效的細膩運用營造出日常生活的真實氛圍。就如在電影開場,克里奧清洗地板的長鏡頭中,清脆的鳥叫聲、洗刷地板的潑水聲等音效,清晰地向觀眾展現(xiàn)了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女傭忙碌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羅馬》的音效還擁有不同距離的的層次感,這種層次感在豐富了影片的畫面的同時也增強了視覺效果,使觀眾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所獲榮譽 年份
獎項
獲獎主體
結(jié)果
2018年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
金獅獎-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西格尼斯獎
阿方索·卡隆
第84屆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第52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xié)會獎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獲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外語片
《羅馬》
最佳影片
《羅馬》
提名
第44屆洛杉磯影評人協(xié)會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提名
最佳剪輯
阿方索·卡隆
亞當(dāng)·高夫
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
觀眾選擇獎
《羅馬》
提名
第84屆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電影剪輯
阿方索·卡隆
第90屆美國國家評論協(xié)會獎
年度佳片
《羅馬》
獲獎
第21屆英國獨立電影獎
最佳外國獨立電影
《羅馬》
獲獎
第19屆美國電影學(xué)會獎
特別表彰
《羅馬》
獲獎
第17屆華盛頓影評人協(xié)會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
阿方索·卡隆
提名
最佳外語片
《羅馬》
獲獎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最佳電影剪輯
阿方索·卡隆
提名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
尤吉尼奧·卡巴萊羅
芭芭拉·恩里克斯
第39屆波士頓影評人協(xié)會獎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獲獎
第66屆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jié)
多諾斯蒂亞市觀眾獎
《羅馬》
提名
第31 屆 芝加哥影評人協(xié)會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外語片
《羅馬》
最佳剪輯
阿方索·卡隆
亞當(dāng)·高夫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最佳女主角
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提名
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
阿方索·卡隆
最有前途表演者
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
尤吉尼奧·卡巴萊羅
芭芭拉·恩里克斯
第22屆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xié)會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剪輯
阿方索·卡隆
亞當(dāng)·高夫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最佳外語片
《羅馬》
2019年
第23屆衛(wèi)星獎
最佳劇本
阿方索·卡隆
獲獎
最佳影片
《羅馬》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電影剪輯
阿方索·卡隆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提名
最佳女主角
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
塞爾吉奧·迪亞茲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
尤吉尼奧·卡巴萊羅
芭芭拉·恩里克斯
第76屆美國金球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獲獎
最佳影片
《羅馬》
最佳劇本
阿方索·卡隆
提名
金德比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獲獎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最佳外語片
《羅馬》
女主角
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提名
原創(chuàng)劇本
阿方索·卡隆
最佳剪輯
阿方索·卡隆
亞當(dāng)·高夫
最佳制作設(shè)計
歐亨尼奧·卡瓦列羅
最佳音效剪輯
克雷格·海尼漢
何塞·安東尼奧·加西亞
塞爾吉奧·迪亞茲
第72屆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最佳外語片
《羅馬》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大衛(wèi)·利恩導(dǎo)演獎
阿方索·卡隆
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
阿方索·卡隆
提名
最佳剪輯
阿方索·卡隆
亞當(dāng)·高夫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
尤吉尼奧·卡巴萊羅
芭芭拉·恩里克斯
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
《羅馬》
獲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攝影
阿方索·卡隆
年度最佳電影
加布里埃拉·羅德里格斯
阿方索·卡隆
提名
最佳女主角
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最佳女配角
瑪麗娜·德·塔維拉
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
阿方索·卡隆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
尤吉尼奧·卡巴萊羅
芭芭拉·恩里克斯
最佳音效剪輯
克雷格·海尼漢
何塞·安東尼奧·加西亞
塞爾吉奧·迪亞茲
最佳混音
克雷格·海尼漢
何塞·安東尼奧·加西亞
第64屆意大利大衛(wèi)獎
最佳外語片
《羅馬》
獲獎
第71屆美國導(dǎo)演工會獎
最佳電影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獲獎
第34屆美國獨立精神獎
最佳國際電影
《羅馬》
獲獎
第37屆丹麥電影羅伯特獎
最佳非英語電影
《羅馬》
提名
第67屆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jié)
年度最佳電影獎
《羅馬》
獲獎
第32屆日刊體育電影大獎
最佳外語片
《羅馬》
獲獎
第71屆丹麥博迪獎
最佳外語片
《羅馬》
獲獎
第71屆美國編劇工會獎
原創(chuàng)劇本
阿方索·卡隆
提名
第33屆西班牙電影戈雅獎
最佳伊比利亞美洲電影
《羅馬》
獲獎
第24屆評論家選擇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最佳導(dǎo)演
阿方索·卡隆
最佳外語片
《羅馬》
最佳剪輯
阿方索·卡隆
亞當(dāng)·高夫
最佳女主角
雅麗扎·阿帕里西奧
提名
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
阿方索·卡隆
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
歐亨尼奧·卡瓦列羅芭芭拉·恩里克斯
最佳剪輯
阿方索·卡隆
亞當(dāng)·高夫
第20屆美國電影學(xué)會獎
最佳影片
《羅馬》
獲獎
上表參考資料:
票房及發(fā)行 影片于2018年8月3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映,隨后于全球多地上映,包括中國、新西蘭、韓國、阿根廷等。截至2023年3月24日,影片已獲得114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發(fā)行地區(qū)
發(fā)行日期
票房
中國
2019年5月10日
69.9萬美元
新西蘭
2018年12月6日
1.3萬美元
韓國
2018年12月12日
29.7萬美元
阿根廷
2018年11月17日
518美元
綜合評價
正面評價 《ReelViews》的影評人詹姆斯·柏拉迪納里評價:“許多電影,即使是最有趣的電影,也會很快從記憶中消失。而《羅馬》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毫無疑問,《羅馬》很有挑戰(zhàn)性,它只適合那些愿意留下來慢慢聽故事的觀眾。”
海南師范大學(xué) 的游戚東夢評價:“《羅馬》這部電影其優(yōu)秀之處在于豐富的以及可供人不斷挖掘闡釋的空間,不僅有著對中產(chǎn)階級家庭女性個體的探討,還有對社會廣闊場景以及整個墨西哥20世紀70年代的叩問?!?/span>
負面評價 切羅基學(xué)者約瑟夫·M·皮爾斯(Joseph M.Pierce)指責(zé)《羅馬》:“《羅馬》將土著居民視為服侍殖民者的工具,抹殺了他們的美好未來,土著居民失去了擁有自由的生活的權(quán)力。我討厭《羅馬》,它將土著居民的痛苦作為一種歷史現(xiàn)象留存于世?!?/span>
大眾評分 大眾評分截至2023年3月3日
網(wǎng)站
評分
人數(shù)
來源
時光網(wǎng)
7.9/10
831
IMDb
7.7/10
162,000
Metacritic
7.7/10
812
豆瓣
8.2/10
1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