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第一皈依佛,釋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覺者,為修行者的導(dǎo)師,皈依釋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諸佛。
第二皈依法,佛為了度眾生得解脫,設(shè)種種的次第法門,等於學(xué)校的學(xué)制一樣,所謂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眾生修習(xí)這些正法,做為人生的方向,便能離苦得樂,自在解脫。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凈僧眾是大眾的榜樣,所以應(yīng)當(dāng)皈依十方一切圣賢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們應(yīng)當(dāng)皈依一位善知識,接受他的教導(dǎo),這樣才不會走錯(cuò)路。皈依最好選擇一個(gè)有道德、有學(xué)問、有行持的師父,經(jīng)常親近這位師父的言行、思想,無形中我們亦能沾到幾許光明與功德,同時(shí)供養(yǎng)了真正的大善知識,能種廣大的福田。如果在某一個(gè)時(shí)間,找不到這種善知識,可以在附近找一個(gè)真正受過三壇大戒的出家眾皈依。
皈者歸投。依者依托。如人墮海。忽有船來。即便趣向。是皈投義。上船安坐。是依托義。生死為海。三寶為船。眾生皈依。即登彼岸。
既皈依佛。以佛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
既皈依法。以法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皈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經(jīng)、及修行種種法門、典籍、即經(jīng)書也。
既皈依僧。以僧為師。從于今日。至命終時(shí)。不得皈依外道徒眾。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餓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自皈依佛,當(dāng)愿眾生,體解大道,發(fā)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dāng)愿眾生,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dāng)愿眾生,統(tǒng)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圣眾。
誤區(qū):
許多人不敢皈依,
怕皈依了不能吃肉
;許多人只皈依,卻不敢受戒,說是怕受戒后做不到......其實(shí),
皈依
佛法僧三寶
,不要求斷肉食
,只是建議不要食用大蒜、蔥、
韭菜等葷菜(惡香)之品
。依佛教戒律,受五戒后也不要求斷肉食,乃至求受比丘、比丘尼戒后,尚可食用五凈肉,如南傳的泰國緬甸、藏傳的西藏、蒙古等地?;蛟S是因?yàn)闈h地授比丘、比丘尼戒時(shí),同時(shí)授予菩薩戒,才有人們特別在意食肉問題以及相關(guān)誤會。巴利文
三皈依[佛教中的含義]
皈依“佛”: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證悟宇宙真理,得覺悟皈依“法”:
諸佛菩薩所說一切的經(jīng)論,眾生依法修行,得正知正見皈依“僧”:
皈依法界一切僧團(tuán),奉行佛法,得以清靜佛陀成為偉大的覺悟者,第一次回國。耶輸陀羅對兒子羅候羅所說的話:形容佛陀的身體外觀、面貌等種種慈祥的特征,更包括了智慧,并令人敬服、敬仰和全心的皈依。
三皈依(巴利語、漢意譯)
(禮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
a. (3x)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ㄈQ)
(三皈依)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佛陀,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佛法,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僧團(tuán);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佛陀,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佛法,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僧團(tuán);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佛陀,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佛法,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僧團(tuán)。
皈依本質(zhì)
它是一種“除佛外,無究竟導(dǎo)師;
除法外,無真實(shí)道路;
除僧伽外,無他伴可同行法道的”認(rèn)知。
皈依的根本乃在于虔誠與慈悲——對佛法僧三寶充滿虔信,并以慈悲祈愿一切眾生都能脫離痛苦。
功德利益
三皈依[佛教中的含義]
(一)、常遇佛法,趨入內(nèi)道。(二)、昔作惡業(yè),皆悉清凈。
(三)、不墮惡趣。
(四)、獲無量善神庇佑,不為人與非人等障礙所損。
(五)、一切所作,皆得成辦。
(六)、常具廣大福德之因。
(七)、能作法師,為眾所依。
(八)、速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