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瑞迪(Raj Reddy),1937年出生于印度中南部安得拉邦,1994年獲得ACM圖靈獎,2001年獲得Padma Bhushan獎,2005年獲得本田獎,2006年獲得范內(nèi)瓦·布什獎,現(xiàn)為美國籍。1966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66至1969年在斯坦福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69年起擔任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的助理教授,1979至1991年擔任機器人研究所的創(chuàng)始主任,1991至1999年擔任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現(xiàn)為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機器人學院教授、Moza Bint Nasser主席、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1966年,美國計算機協(xié)會ACM在洛杉磯舉行儀式,向艾倫·佩利(A.Perlis)教授授予首屆圖靈獎時,一個參與儀式的斯坦福大學研究生十分激動,并暗下決心,也要在發(fā)展計算機科學技術上做出努力和貢獻。28年以后,當年的這位研究生果然也走上了圖靈獎的頒獎臺,他就是拉吉·瑞迪。

中文名

拉吉·瑞迪

外文名

Raj Reddy

性別

出生日期

1937

國籍

美利堅合眾國

出生地

安得拉邦

稱號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

1994年圖靈獎得主

主要工作

雷迪醫(yī)生拉吉是在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哈穆扎赫賓特納賽爾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與機器人在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他是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從1966年至1969年和一名教師在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教授自1969年以來。他擔任了機器人研究所創(chuàng)始主任1979至1991年和1991年,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至1999年。雷迪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人機交互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他目前的研究興趣包括做百萬冊數(shù)字圖書館項目;光纖到村工程;和學習。他是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他是美國人工智能協(xié)會主席從1987年到89。雷迪博士榮獲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在1984年榮譽勛章。他被授予1994年圖靈獎,2004年大川獎,2005年本田獎,獎的萬尼瓦爾布什在2006年。他曾擔任公司從1999年的美國總統(tǒng)信息技術咨詢委員會(PITAC)主席至2001年。

人物經(jīng)歷

拉吉·瑞迪自稱是“第二代的人工智能研究者"("a second-gene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er"),因為他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的導師是有"人工智能之父"之稱的J.McCarthy(John McCarthy,他在1971年被授予圖靈獎,這種師生雙獲圖靈獎的情況我們將會看到不只這一對),而另一位人工智能大師M.Minsky當時也在斯坦福大學,瑞迪曾聆聽過他的教導。學成以后,瑞迪來到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工作。這里的人工智能研究也是居世界前列的,瑞迪有幸與艾倫·紐厄爾(A.Newell)和赫伯特·西蒙(H.A.Simon)這樣一些知名教授一起工作,得到他們的指點和幫助。在這樣的背景和環(huán)境下,加上雷蒂自己的努力,他成長為第二代AI學者中的佼佼者就不足為奇了。不過,讀者不要因此而誤以為瑞迪是一位"中青年"學者。實際上,瑞迪的計算機經(jīng)歷從50年代就開始了,他曾用過以水銀延遲線作存儲器的MarkⅡ計算機,有他這種經(jīng)驗的人已為數(shù)不多了。

瑞迪本是印度人,1958年在印度大學畢業(yè),取得學士學位后,去澳大利亞留學;在新南威爾士大學獲碩士學位,之后再到美國深造,于1966年獲得博士學位。

瑞迪主持過許多大型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開發(fā),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

擔任職務

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瑞迪現(xiàn)任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Herbert A.Simon大學首席教授,微軟研究院顧問委員會委員,也是許多著名學術團體如IEEE、ACM、AAA(美國聲學會)的高級會員。1979年他擔任國際AI聯(lián)合會議主席時,又帶頭發(fā)起成立了美國人工智能協(xié)會AAAI,并于1987~1989年任AAAI會長。

他也是美國科學院和國家工程院院士,1997年被選為克林頓總統(tǒng)的信息技術咨詢委員會委員。瑞迪出身于發(fā)展中國家,因此他把將高新技術推廣到發(fā)展中國家的工作看作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并因此而于1984年獲得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授予的古羅馬勛章。

1999年6月28日,瑞迪還應邀來到中國,參加由《計算機世界》和微軟中國研究院聯(lián)合舉辦的"21世紀的計算學術研討會暨中美頂級計算機科學家高峰對話"。會上,他發(fā)表了題為"創(chuàng)新、轉(zhuǎn)變和革命——信息技術將如何改變21世紀的社會"的精彩報告。

瑞迪在接受圖靈獎時發(fā)表了題為對可能的"夢想"的夢想("To Dream the Possible Dream")的演說,演說對某些人認為人工智能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的觀點進行了批判,認為人工智能是可以實現(xiàn)的美好愿望,人們應該去追求,去探索,去實踐。演說全文刊載于《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6年5月,105~112頁。

個人貢獻

Navlab

這個項目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的AVL(Autonomous Land Vehicle)項目的一部分,開始于1984年。目標是開發(fā)出能在道路上行駛并可跨越原野的自動駕駛車輛,要求車速達到80公里/小時。Navlab的原型于1986年完成,最近完成的NavlabⅡ是野戰(zhàn)救護車,測試時最高時速達到110公里,在原野上連續(xù)行進了16公里,取得了圓滿成功。

這個項目在計算機視覺、機器人路徑規(guī)劃、自動控制、障礙識別等諸多方面有許多重大的技術突破,使智能機器人躍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這個項目的成功已引起美國交通部的極大興趣和重視,已資助瑞迪以重金立項研究,研究目的是利用Navlab的技術防止高速公路上的事故。

LISTEN

這個項目是用來解決掃盲問題的核心是一個名為SphinexⅡ的語音識別系統(tǒng)。系統(tǒng)類似于一個文化教員,可以"聽"孩子念課文,念錯了或不會念時提供幫助。試驗證明LISTEN可以大大減少孩子在朗讀中的錯誤,并幫助孩子掌握更多課文。由于美國每年在掃盲上要開支2.25億美元,而估計LISTEN能幫助20%的文盲脫盲,其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巨大是顯而易見的。

火山探測機器人項目

以意大利詩人但?。―ante)命名的火山探測機器人項目。這是CMU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合作項目,要求"error-free",絕對可靠。項目計劃用15年完成,預算達上百萬美元。Dante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模型已先后完成,現(xiàn)正開發(fā)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