鳒科是鰈形目物種,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西起南非,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為沿岸底棲砂泥底魚類,棲息深度在一至一百公尺左右。

中文名

鳒科

外文名

Psettodidae

亞目

鳒亞目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有資料歸為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鳒科

鳒屬

鳒科

分類

鰈形目

動物界

種類

臺灣地區(qū)計(jì)有魚種1種

基本介紹

鰜科

Psettodidae

分類:鰈形目

種類:臺灣地區(qū)計(jì)有魚種1種

生態(tài):底棲,卵生,屬肉食性。

身體極為扁平,呈橢圓形。最大特征為雙眼位于身體同一側(cè),或左或右。口大,端位,下頜較突出,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均有牙齒。鰓蓋膜分離,前鰓蓋骨後緣游離,無皮膜或鱗片,鱗片為細(xì)小的櫛鱗。背鰭與臀鰭的基底均具低鱗鞘。兩側(cè)側(cè)線明顯。背鰭起于頭部的後方,背鰭與臀鰭前方都有硬棘,兩鰭的後緣離尾鰭甚遠(yuǎn),兩側(cè)腹鰭約略對稱,有一枚硬棘與五個(gè)軟條,兩側(cè)胸鰭亦對稱。尾鰭後緣略呈菱形。

鳒科魚種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西起南非,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為沿岸底棲砂泥底魚類,棲息深度在一至一百公尺左右。產(chǎn)漂浮性卵,孵化後小魚的外形和一般魚類相同,眼睛位在頭部之兩側(cè),且先行漂浮性生活,然後才下沈至砂泥地上活動。屬肉食性,主要以魚類為食。全世界1屬3種(Nelson, 1994),臺灣紀(jì)錄1屬1種,即為大口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