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諾福克南洋杉
拉丁名 Araucaria cunninghamii
別名 磷葉南洋杉、尖葉南洋杉、肯氏南洋杉。
科屬 南洋杉科,南洋杉屬。
種和品種 銀灰南洋杉,葉呈銀灰色。垂枝南洋杉,枝下垂。
諾??四涎笊枷碴柲秃?,主干挺秀,枝條水平伸展,呈輪生,塔式樹形,葉秀繁茂。室內宜放近窗明亮處。諾??四涎笊紴閳@林觀賞佳品,地栽可達30米以上高度,喜溫暖和陽光,既能忍受40℃高溫,也能耐得零下5℃的低溫,可在北緯27℃線左右露地生存(諾和克島位于南緯27℃)。葉鉆形,兩側略扁,長7~18mm,端銳尖。球果近球形,苞鱗的先端向上彎曲。原產澳洲諾福克島。中國已有引入。
智利南洋杉,亦稱南美杉。高30~50m,葉披針形,先端屈曲,密生于主枝上部,覆瓦狀排列,長5cm,側枝上葉長2.5cm,兩光面澤呈深綠色,酷似柳杉。球果直立,球圓形或橢圓形人頭狀。
細葉南洋杉,亦稱猴子杉(廣東)、異葉南洋杉、諾??四涎笊?。葉鉆形,兩側略扁,長7~18mm,端銳尖。球果近球形。苞鱗的先端向上彎曲。
大葉南洋杉,亦稱塔杉(廣東)、洋刺杉(福州)、寬闊葉南洋杉、披針葉南洋杉。喬木,高達50m。葉卵狀披針形,長18~35mm。果實球形,苞鱗的先端呈三角狀突尖向后反曲。種子先端肥大、外露,兩側無翅。
產地及習性 原產于大洋洲東南諾福克群島,我國廣東廣州、海南、廣西、福建廈門等處均有栽培。長江以北,用于盆栽。喜生于空氣濕潤、土質肥沃之地,在山谷中,發(fā)育最佳。在沙質土、花崗巖土壤和頁巖土壤上密集成林,在天然更新和雨林中常為散生。不耐干旱及嚴寒。
形態(tài)特征及用途 常綠大喬木,高60~70m。樹皮粗糙作環(huán)狀剝落。幼樹呈整齊的尖塔形,老樹呈平頂狀。主枝輪生,平展,側枝亦平展或稍下垂。葉二型。生于側枝及幼枝上的多呈針狀,螺旋狀排列疏松,生于老枝上的葉則覆瓦狀排列密聚,卵形或三角狀鉆形。雌雄異株。球果卵形,苞鱗刺狀且尖頭向后強烈彎曲。種子橢圓形,兩側有翅。
南洋杉樹形高大,姿態(tài)優(yōu)美,為世界5大公園樹種之一。最宜獨植作為園景樹或作紀念樹,亦可作行道樹。南洋杉又是珍貴的室內盆栽裝飾樹種,用于廳堂環(huán)境的點綴裝飾,顯得十分高雅。
栽培 南洋杉喜光,但又畏強光。在夏季時應避免過強光照射,置于室外樹蔭或半陰處。9月份以后,移入光照良好、無霜凍的冷室。如長期放于寒冷、陰暗處,會使植株變得又高又瘦,影響觀賞價值。
生長適溫10~25℃。冬季溫度以保持在7~16℃為宜。溫度應逐漸變化,如果溫度劇變,會對植株產生不良影響。
生長季節(jié),最好有規(guī)律地給植株澆水,冬季只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夏季盆土過干,冬季澆水過多,都會引起下層葉片軟垂。溫室內要經常保持較高的空氣濕氣,相對濕度宜在60%以上,干燥的空氣會使下層葉片軟垂。
生長季節(jié),每2周施一次無鈣的肥料。
每2~3年換一次盆,以防植株長得過高。宜于早春進行。盆土可用3份壤土,1份腐葉土與1份粗沙配成。注意不要種得太深,最好使上層生根的芽點剛好露在土面上。
繁殖 用播種繁殖,但種子發(fā)芽率低,用破殼播種法,經30天后即發(fā)芽。幼苗易受病蟲危害,因此,必須嚴格消毒。普通播種法則經常腐爛。插條繁殖較易,常以當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健壯枝梢作插穗,6~8cm長,插入插床后,用薄膜覆蓋,保持75%以上的相對濕度,15~25℃下3~4個月生根,翌年春夏間即可移栽。此外,壓條繁殖亦可。
病蟲害 病害有葉斑病、針葉棕化、針葉枯病、葉和莖凋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