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羅氏是發(fā)源于江西南昌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始祖是西漢時期的大將羅珠。據(jù)《江西通志》載:“羅珠漢高祖時跟隨灌嬰,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羅珠公,字懷漢,仕漢惠帝,先為“治粟內(nèi)史”,后改為“大農(nóng)令”,故世稱為“大農(nóng)公”,羅珠與灌嬰平定了九江郡。漢景帝時,在南昌一帶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環(huán)城廣種豫章樹(樟樹),其后世子孫遂被稱為豫章羅氏。

中文名

豫章羅氏

別名

柏林羅氏

拼音

yù zhāng luó shì

郡望

豫章

姓氏始祖

羅珠

姓氏名人

羅珠

分布區(qū)域

遍布我國港澳臺地區(qū)以及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姓氏人口

約有1000余萬

百家姓排名

75

起源地

江西南昌

發(fā)源地

豫章羅氏是發(fā)源于江西南昌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

羅氏郡望豫章。宋朝時候,豫章人羅從彥是大儒程頤、程顥的再傳弟子。他謹(jǐn)慎地遵守老師的教訓(xùn),隱居不愿做官,傳朱熹的理學(xué),著有《尊堯錄》。人們稱他“豫章先生”。

清朝人廖紹朱在《羅氏族譜序》中云:“羅氏之先系出周之羅國,厥后子孫以國為姓。漢大農(nóng)令懷漢公(即珠公)肇遷豫章,世為豫章羅氏?!泵駠鴮W(xué)者羅元鯤考證,羅珠“實為羅姓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后也”,故豫章為羅姓郡望。豫章堂號源此。

遷徙史

隋代時,豫章羅氏羅珠的第二十一世裔孫羅景春由豫章入閩,居沙縣。羅景春有4個兒子,其長子羅萬發(fā)于隋大業(yè)十四年(618年)自沙縣遷居寧化縣,他的第四世裔孫羅毓政創(chuàng)建寧化縣。

五代末至北宋初期,又有羅瑚、羅璉兩兄弟共同開發(fā)于建寧。宋寶祐元年(1253年)又有羅盛九(字肇開)肇基于尤溪進福村,傳至第二十世羅義昭,遷居今梅列區(qū)列西。

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羅姓在現(xiàn)今中國姓氏人口排第22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86%,估計人口數(shù)約有1000余萬。羅姓還遍布我國港澳臺地區(qū)以及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據(jù)黎傳緒考證,自豫章羅氏一世祖羅珠公始,由于做官、經(jīng)商、謀生、避禍等等原因,羅氏后裔逐漸遷徙五湖四海,散居九州各地。逐漸形成5個郡望,即豫章、襄陽、河?xùn)|(太原)、齊郡(濟南)、長沙。今國內(nèi)的四川、廣東、湖南、江西、湖北、貴州等6省所聚居的羅氏,約占全國羅氏總?cè)丝诘?5%。

據(jù)古代史書和各地羅氏家譜的記載,大致可以看出豫章羅氏遷徙的概況。以豫章(江西南昌)為發(fā)源地,至東漢末年,羅氏后裔主要聚集在襄陽、長沙、豫章三個地方,開始進入四川,隨后又進入貴州。至唐代中頁,羅氏后裔遍布江西及湖南、湖北,開始進入福建。宋末元初又由閩入粵。羅姓遷居我國臺灣,所見文獻記載最早始于清朝雍正初年。福建漳州羅氏與郭、何二人一道到臺灣基隆開墾。雍正十一年有福建泉州人羅合泉在臺灣彰化縣東螺西堡新莊仔莊開墾。此后大批羅姓子孫遷入臺灣,羅姓人口在臺灣排名第18位。

考證

民國學(xué)者羅元鯤考證,羅珠“實為羅姓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后也”,故豫章為羅姓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