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盧照鄰是一個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極深的文士,他所處的初唐時期,中國禪宗尚在發(fā)展期,屬道信、弘忍傳法時期。盧照鄰作為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在這首詩中,將詩情與禪境、才學相結(jié)合,寫出了禪詩中難得一見的絢麗多姿、氣韻流轉(zhuǎn)的作品。該詩中,作者首先將有安禪師塔的赤谷(在今陜西周至縣東南)寫得多姿多彩、生機盎然。禪師塔本是存置禪師骸骨或舍利的地方,端坐塔旁,最易生悲哀之心??墒?,既然是寫禪師塔的環(huán)境,眼光與心境就應該不一般。果然,作者聞到的是酒香與花香,看到的是水光與山色,他的詩興與酒興一起勃發(fā)。他與友人談佛論道。那玄微的真如至理,他無法把握,但眼前禪師之塔旁,大自然生生不息之道卻歷歷可見。禪師固然已故去,但他塔旁的丹桂與白云、水華與山翠似在向詩人昭示著自然之道。這一切不用說,也說不清。就像輪扁批評古人之言為糟粕一樣,盧照鄰也將十二部佛典與五千字的《道德經(jīng)》置之一旁,最后去山中種靈芝去了——不僅為了長生,更是因為愛好。該詩中所表現(xiàn)出的對自然的皈依、對經(jīng)卷的批判,都為后世禪家所發(fā)揚。[1]

作者簡介

盧照鄰(約635-約685年),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縣(今河北涿州)人,唐朝時期大臣、著名詩人。

出身范陽盧氏北祖。博學能文,起家鄧王(李元裕)府典簽,遷益州新都縣尉,因病辭官。后因麻疹疾病,不堪重負,投水自盡。

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jīng)典。著有《盧升之集》,明朝張燮輯有《幽憂子集》存于世。盧照鄰與王勃、楊炯、駱賓王并為“初唐四杰”。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赤谷安禪師塔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