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基本信息

篳朗叨

阿昌語稱潑勒 翁,“潑勒”是簫,“翁”是葫蘆,意為葫蘆簫。德昂族稱布賴,“布”是吹,“賴”是葫蘆,意為吹葫蘆。德昂族各地方言又稱米倫、比格寶、渥格寶等。佤 語稱拜洪廖,“拜”是簧管樂器的泛稱,“洪廖”是葫蘆,意為帶葫蘆的簧管樂器。西 盟佤族又稱背板。布朗族稱同格滿。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瑞麗、盈江、隴川、梁河,臨滄地區(qū)鎮(zhèn)康、耿馬、滄源、永德和思茅地區(qū)西盟等地。動人傳說

在德宏傣族地區(qū)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遠(yuǎn)古時候,在大盈江畔,住著一個大戶人家的姑娘,名叫朗慕,江邊有個劃渡筏的小伙子叫二保。朗慕過江去趕街,這天坐二保的渡筏,兩人 一見鐘情,約定再次相會。一天從江上飄來一個小葫蘆,里面裝著朗慕的信:因家父管教很 嚴(yán),不能與你對歌談情,你若心中有我,就在葫蘆下面插上竹管,待夜深人靜時來到我家墻 外,吹起我們用葫蘆和苦竹合制的篳朗叨,暢述衷腸。二保每晚到墻外去吹,都被家人趕走。朗慕被禁深宅,聽樂聲懷念情侶,不久含恨而死。二保悲痛欲絕,每天夜里走村串寨吹奏 心愛的篳朗叨,把這悲烈的愛情故事講述給傣家兒女。傣族民間還傳說:很早以前,一次山 洪暴發(fā),一位傣家后生抱起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忠貞不 渝的愛情感動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金葫蘆,吹 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fēng)平浪退,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愿這對情侶吉祥、幸福。從此,篳朗叨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

篳朗叨

在德昂族山寨,很久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相處中產(chǎn)生了愛情,并互送了定婚禮物。媒人一連七次去說親,姑娘阿爹嫌小伙家窮,就是不同意。為了阻止小伙到他家串親,姑娘阿爹在山里搭了個窩棚逼女兒看守山地。小伙子見不到姑娘坐臥不安,一天晚上,又到姑娘家的 竹樓下吹起米倫。姑娘阿媽感動了,把發(fā)生的事情告訴了他。小伙子趕到窩棚前,只見線團(tuán) 懸空擺動,以為姑娘織筒帕太累了,他吹了好一陣米倫,卻不見姑娘來迎他。待他爬上樓梯,只見一頭豹子在啃自己心愛的姑娘。他拔出長刀,砍下豹子的頭。掩埋好姑娘尸體,收拾 起姑娘的項圈、手鐲,提著豹子頭、尾,回到姑娘家的竹樓下祭奠,吹起米倫哀歌,直到下 半夜方才離去。第二天,姑娘阿媽看見沾滿血跡的項圈、手鐲和豹子頭、尾,頓時昏了過去。這對青年戀人的不幸,震動了整個德昂族山寨。此后,父母再也不干涉子女的婚姻了。直到今 天,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梁河和三臺山等地,德昂族舉行婚禮時,還都要吹奏《米倫哀歌 》。

歷史久遠(yuǎn)

篳朗叨的歷史久遠(yuǎn),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jìn)改造而成的。在構(gòu)造上仍 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音管數(shù)目正與三管之龠相同,兩支副管不開音孔也和古簫完全一樣,而發(fā)出持續(xù)的五度音程,則與古龠的“以和眾聲”非常相似。但它的主管已開有七個音孔,與后世豎吹的簫笛非常近似,又顯示出它在歷史上的飛躍。

1964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大波那木槨銅棺墓出土了一件銅制葫蘆,它是篳朗叨 最早的音箱。這件銅葫蘆,通高16.7厘米,上端一側(cè)有長圓形的吹口,底部有一個 不規(guī)則的扁孔(3.9厘米×3厘米)。通體飾以繩網(wǎng)狀花紋。其底部扁孔剛好可插入一根竹制主管和兩根較細(xì)副管。該墓年代約為戰(zhàn)國初期。這是我國目前所知唯一的早期銅制篳朗叨音箱實物。

傣族人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在節(jié)日里,不論是在江中劃龍舟或是在江邊放高升(用 竹筒制作的土火箭),還是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里飲酒歡宴,都可以聽到動人的歌 聲。贊哈(民間歌手)在篳或篳朗叨的伴奏下,唱著古老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唱著舊 社會的苦難和新社會的幸福。

篳朗叨是很有特色的樂器,形狀和構(gòu)造別具一格。它由共鳴箱、音管和簧片組成(圖) 。共鳴箱多用一個無腰的完整苦葫蘆制作,將底部鉆孔,掏去籽粒,葫蘆柄端插入一根無節(jié) 的細(xì)竹管為吹口。音管用粗細(xì)不同的竹管制作,上端留節(jié)封閉,中間通透,下端敞口,多為 三管或四管,并排插入葫蘆底端。每根音管的上端,在竹節(jié)以下1厘米處鑲有一枚金屬簧片?;善勉~或銅銀合金制成,簧舌在簧框上刻出,呈20°銳三角形。音管上端鑲簧片部分 插入葫蘆內(nèi)腔后,用蜂蠟封閉固定,以使音箱不漏氣。中間最粗的音管為主管,管長30厘米 ~40 厘米、管徑1.5厘米~2厘米,管身開有七個(前六后一)圓形按音孔,兩旁的 為副 管,上面只設(shè)簧片,不開按音孔。主管可發(fā)出一個八度的旋律音,副管只發(fā)一音。三管者,低音副管發(fā)調(diào)式主音,中音副管發(fā)上方五度(或四度)音。四管者,有一高音副管,發(fā)高八度 主音。副管的音高,也因地區(qū)不同而有差異。篳朗叨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因民族不同,使用的篳朗叨也各不相同。

演奏時,管身豎置。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側(cè),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 背孔,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正面上方方三孔,左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 下三孔,氣流振動簧片并同時進(jìn)入各個音管而發(fā)音,音量較小。篳朗叨因大小各異、音管長短不同而發(fā)音高 低有別。高音篳朗叨第三孔音高多為a?1—?#c?2,中音篳朗叨第三孔音高多為f?1—a? 1,低音篳朗叨第三孔音高多為d?1—f?1,音域均為一個八度。高音篳朗叨音色明亮、純 凈;中音篳朗叨音色柔和、圓潤;低音篳朗叨音色渾厚、深沉。一般說來,主管的音色柔潤 而纖秀,在副管持續(xù)音的襯托下,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因為它吹出的顫音有如抖動絲 綢那樣飄逸輕柔,所以過去曾稱它為葫蘆絲。常用的演奏技巧主要有顫音、吐音和上下滑音等?;舳嘤靡阅7沦澒璩纫陨匣魬?yīng)用較多。各民族使用的篳朗叨也不 同,通常傣族人民喜歡吹奏高音篳朗叨,佤、德昂、布朗等族愛吹中音篳朗叨,阿昌族則常吹低音篳朗叨。

阿昌族的潑勒翁,與傣族篳朗叨相似。葫蘆與阿昌族有著密切關(guān)系,該族古代曾有“九種蠻 夷本是一家人”的傳說,講的就是葫蘆創(chuàng)世,阿昌族人民至今還特別愛種葫蘆,并且把它做成潑勒翁隨身攜帶,據(jù)說吹奏起來能聽到祖先的“教導(dǎo)”。阿昌族潑勒翁,使用大葫蘆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長6厘米,主管長50厘米,副管分別長33厘米和17厘米,在兩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側(cè)下端,分別留有一條竹片,用細(xì)竹篾與主管捆扎在一起。演奏起來,聲音深沉渾厚、優(yōu) 美動聽。

德昂族的篳朗叨,流行于臨滄地區(qū)鎮(zhèn)康縣的稱渥格寶,其形與傣族的篳朗叨相似,但僅有一根副管,主、副管筒音相同;流行于德宏州潞 西縣三臺山的稱米倫,副管筒音與主管背孔音高相同,吹奏時,持續(xù)音猶如一條長長的 彩帶飄在上方,使旋律特別豐滿。

在西盟佤族,背板的形制與傣族的篳朗叨十分相似,但音色卻較為沉悶。尤為獨特的是,主管除開有七個按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還開有兩個氣孔。主管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fā) 出純五度音程的持續(xù)音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續(xù)音或需要單持續(xù)音時,還可將副管下端管口堵住。

篳朗叨主要用于獨奏自娛或合奏,擅長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diào),最適于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 舞曲,曲調(diào)中一般長音較多,合音豐富,樂聲柔美和諧,能較好抒發(fā)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傳 統(tǒng)樂曲有《淚聲調(diào)》、《哭調(diào)》、《情調(diào)》、《歌唱調(diào)》、《串門調(diào)》、《開門調(diào)》和《山 歌調(diào)》等。著名民間樂手有哏德全、依板等。

篳朗叨在傣、阿昌、布朗等族中廣泛流行,最為普及。在德宏州潞西、瑞麗等地,每逢趕街 (五天一次)的日子,常有民間樂手設(shè)攤出售自制的篳朗叨等樂器。篳朗叨與民族風(fēng)情習(xí)俗有密切聯(lián)系,青年小伙子人手一支,在戀愛時常作為傳情達(dá)意之用。如果小伙子不會吹或吹不 好篳朗叨,就很難得到姑娘的愛情,所以小伙子不僅是勞動中的干將,還是吹奏篳朗叨的能 手。而姑娘們也能根據(jù)不同的曲調(diào),分辨出自己情侶的樂聲。如今,篳朗叨除是愛情樂器外,當(dāng)人們走在路上或在田間勞動間歇時,也經(jīng)常吹起篳朗叨,它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

每當(dāng)明月高懸、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祖國西南邊陲,在瑞麗江和大盈江畔,常常從傣家的竹樓旁、從阿昌族的村寨里,飄出一陣陣音響纖細(xì)秀麗、柔美甜潤、曲調(diào)委婉動聽的樂聲,這是年輕小伙子們在邀請心愛的姑娘出來談情,他們吹奏的就是這種獨特的民間樂器——篳朗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