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美聯儲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ǒng)(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核心管理機構,它是一個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其辦公地點位于美國華盛頓特區(qū)(Washington D.C.)。 “美聯儲”一般是對整體儲備系統(tǒng)的簡稱,而非對其委員會的簡稱。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現任主席(也就是整體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ǒng)的最高長官)是杰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

中文名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外文名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別名

美聯儲委員會

成立時間

1913年12月23日

辦公駐地

美國華盛頓特區(qū)

主要職責

制定并負責實施有關的貨幣政策等

機構類型

美國中央銀行的管理部門

總部地址

美國

主管部門

美國中央銀行

簡介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該委員會由七名成員組成(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位,委員五名),須由美國總統(tǒng)提名,經美國國會上院之參議院批準方可上任,任期為十四年(主席和副主席任期為四年,可連任)。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ǒng)(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Fed)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tǒng)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成立的,以避免再度發(fā)生類似1907年銀行危機而設置。這個系統(tǒng)主要由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等組成,同時有約三千家會員銀行、及三個咨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s)。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ǒng)是以私有形式組織的行使公共目的的私營銀行系統(tǒng)。美國政府雖不擁有美聯儲的股份,但美聯儲的94%利潤(2009年總利潤為450億美元)需轉交給美國財政部,剩余6%用于給會員銀行發(fā)行股息;同時,美國政府任命美聯儲的所有高級雇員。杰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為現任美聯儲委員會主席。

歷史

歷史概述

美國最早具有中央銀行職能的機構是1791年獲批的美國第一銀行和美國第二銀行。

1837年至1862年間的“自由銀行時代”美國沒有正式的中央銀行,而自1862年至1913年間,一個(私營的)國家銀行系統(tǒng)起到了這個作用。

美聯儲是由美國國會在通過歐文·格拉斯法案(Owen-Glass Act,又稱聯邦儲備法案)的基礎上建立的,由伍德羅·威爾遜總統(tǒng)于1913年12月23日簽字。

美聯儲起源

神秘的哲基爾島:美聯儲的策源地

1910年11月22日夜,紐約城外一節(jié)完全密封的火車車廂里,所有的車窗全部被窗簾嚴密地遮擋住,列車緩緩向南駛去。車廂里坐著的全是美國最重要的銀行家,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列車的終點是數百英里之外的佐治亞州的哲基爾島。

佐治亞州的哲基爾島是一群美國超級富豪擁有的冬季度假勝地。以J.P.摩根為首的大腕們成立了一個哲基爾島打獵俱樂部,地球上1/6的財富聚集在這個俱樂部會員的手中,會員身份只能繼承,不可轉讓。此時,該俱樂部得到通知,有人要使用俱樂部場所大約兩個星期,所有會員不能在這段時間內使用會所。會所的所有服務人員全部從大陸調來,對所有到達會所的客人一律只稱呼名字,而絕對不能使用姓氏。會所周圍50英里的范圍內被確保不會出現任何記者。

由于1907年銀行危機以來,銀行家在美國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太差,以至于國會議員中沒有人膽敢公開支持由銀行家參與制訂的法案,所以這些人不遠千里從紐約躲到這個僻靜的小島來起草這個文件。另外,中央銀行這個名稱過于樹大招風,自杰斐遜總統(tǒng)以來,中央銀行的名稱始終與英國的國際銀行家陰謀聯系過密,所以保羅建議用聯邦儲備系統(tǒng)(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名稱來遮人耳目。

但是,它具有一切中央銀行的職能,和英格蘭銀行一樣,美聯儲被設計成私人擁有股份,并將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與第一銀行和第二銀行不同的是,美聯儲的股份構成中,原來20%的政府股份被拿掉了,它將成為一個“純粹”的私有中央銀行。

為了使聯邦儲備系統(tǒng)更有欺騙性,在誰控制美聯儲的問題上,保羅巧妙地提出:“國會控制美聯儲,政府在董事會中擁有代表,但是董事會的多數成員由銀行協(xié)會直接或間接控制?!?/p>

后來,保羅把最后的版本改為“董事會成員由美國總統(tǒng)任命”,但是董事會的真正功能由聯邦咨詢委員會(Federal Advisory Council)所控制,聯邦咨詢委員會與董事會定期開會“討論”工作。聯邦咨詢委員會成員將由12家聯邦儲備銀行的董事決定,這一點被有意地向公眾隱瞞了。

美聯儲成立

1903年,保羅將一份如何將歐洲中央銀行的“先進經驗”介紹到美國的行動綱領交給雅各布·希夫,這份文件隨后又被轉交給紐約國家城市銀行(后來的花旗銀行)總裁詹姆斯·斯蒂爾曼和紐約的銀行家圈子,大家都覺得保羅的思想真如醍醐灌頂,使大家茅塞頓開。

問題是美國歷史上反對私有中央銀行的政治力量和民間力量相當強大,紐約銀行家在美國工業(yè)界和中小業(yè)主的圈子里口碑極差。國會的議員們對銀行家提出的任何有關私有中央銀行的提案都像躲避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中想通過有利于銀行家的中央銀行法案比登天還難。

為了扭轉這種不利的態(tài)勢,一場巨大的金融危機開始被構想出來。

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1907年1月6日發(fā)表了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tǒng)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后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蒼蠅不叮沒縫的雞蛋,與1837年、1857年、1873年、1884年和1893年一樣,銀行家們早已瞧出經濟過熱發(fā)展中出現的嚴重泡沫現象,這也是他們不斷放松銀根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整個過程形象地說就像銀行家在魚塘里養(yǎng)魚,當銀行家向魚塘里放水時就是在放松銀根,向經濟體大量注入貨幣,在得到大量的金錢之后,各行各業(yè)的人就開始在金錢的誘惑之下日夜苦干,努力創(chuàng)造財富,這個過程就像水塘里的魚兒使勁吸收各種養(yǎng)分,越長越肥。當銀行家看到收獲的時機成熟時,就會突然收緊銀根,從魚塘中開始抽水,這時魚塘里的多數魚兒就只有絕望地等著被捕獲的命運。

但是,什么時候開始抽水撈魚卻只有幾個最大的銀行寡頭知道,當一個國家建立了私有的中央銀行制度以后,銀行寡頭對放水抽水的控制就更加得心應手,收獲也就越加精確。經濟發(fā)展與衰退,財富積累與蒸發(fā)都成為銀行家“科學飼養(yǎng)”的必然結果。

摩根和他背后的國際銀行家們精確地計算著這次金融風暴的預估成果。首先是震撼美國社會,讓“事實”說明一個沒有中央銀行的社會是多么脆弱。其次是擠垮和兼并中小競爭對手,尤其是令銀行家頗為側目的信托投資公司。還有就是得到讓他們垂涎已久的重要企業(yè)。

1913年20日深夜,參眾兩院在若干重要問題上仍然沒有達成一致。這些分歧包括:美聯儲地區(qū)銀行的數量;如何確保儲備金;黃金儲備的比例;國內國際貿易中的貨幣結算問題;儲備金更改提案;美聯儲發(fā)行的貨幣能否成為商業(yè)銀行的儲備金;政府債券作為聯儲貨幣發(fā)行抵押品的比例;通貨膨脹問題等。

在經過21日緊張的一天之后,22日星期一《紐約時報》頭版登出“貨幣提案今天可能成為法律”的重要新聞,這篇文章熱情洋溢地稱贊國會的效率,“以這種幾乎是前所未有的速度,聯席會議修正了兩院提案的差異,在今天早晨全部完工”。這篇文章提到的時間段大約是星期一的凌晨1點30分到4點。一個即將影響每一個美國人的每一天生活的重要法案就是在這樣一種倉促和壓力之下進行的,絕大多數議員根本沒有來得及仔細閱讀修改之處,更別說提出修正案了。

22日凌晨4點30分,最后文件被送交打印。

7點整,最后校稿。

下午2點,打印好的文件放在了議員的辦公桌上,并通知下午4點開會。

下午4點,會議開始。

6點整,最后聯席會議報告提交,此時大多數議員已經去吃晚飯了,會場上的議員寥寥無幾。

晚7點30分,格拉斯開始20分鐘演講,然后進入辯論階段。

晚11點開始表決,最后以298對60票獲得眾議院通過。

23日,圣誕節(jié)前兩天,參議院表決以43對25票(27人缺席)通過了《美聯儲法案》。威爾遜總統(tǒng)為報華爾街的知遇之恩,在參議院通過《美聯儲法案》僅一小時,就正式簽署了該法案。

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頓時一片歡騰。

林德伯格(Lindbergh)議員在這一天對眾議院發(fā)表演講:

這個法案(《美聯儲法案》)授權了地球上最大的信用。當總統(tǒng)簽署這個法案后,金錢權力這個看不見的政府將被合法化。人民在短期內不會知道這一點,但幾年以后他們會看到這一切的。到時候,人民需要再次宣告《獨立宣言》才能將自己從金錢權力之下解放出來。這個金錢權力將能夠最終控制國會。如果我們的參議員和眾議員不欺騙國會,華爾街是無法欺騙我們的。如果我們擁有一個人民的國會,人民將會有穩(wěn)定(的生活)。國會最大的犯罪就是它的貨幣系統(tǒng)法案(《美聯儲法案》)。這個銀行法案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嚴重的立法犯罪。兩黨的頭頭和秘密會議再一次剝奪了人民從自己的政府得到益處的機會。

銀行家們對這個法案卻好評如潮,美利堅國家銀行(American National Bank)的總裁奧利弗(Oliver Sands)熱情洋溢地說:

這個貨幣法案的通過將對整個國家?guī)碛幸娴挠绊?,它的運作將有利于商業(yè)活動。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普遍繁榮時代的開始。

美聯儲的始作俑者奧爾德里奇參議員在1914年7月《獨立》雜志對他的采訪中透露:

在這個法案(《美聯儲法案》)之前,紐約的銀行家只能控制紐約地區(qū)的資金。在這之后,他們可以主宰整個國家的銀行儲備金。

經過與美國政府一百多年的激烈較量,國際銀行家終于達到了他們的目的,徹底控制了美國的國家貨幣發(fā)行權,英格蘭銀行的模式終于在美國被復制成功了。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格林斯潘時期

2006年1月31日是艾倫·格林斯潘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主席的最后一天。這一天,他主持召開了美聯儲2006年第一次貨幣政策決策會議,將聯邦基金利率從4.25%提高到了4.5%。

這一天離格林斯潘的80歲生日只有33天。到這一天為止,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一職已經18年5個月20天,任期之長僅次于在1951年至1970年擔任這一職務的威廉·邁克切斯內·馬丁,馬丁的任期為18年9個月29天。

格林斯潘1926年3月6日出生于美國紐約,高中畢業(yè)后考入著名的朱利亞音樂學院,一年后退學,轉入紐約大學,于1948年以最優(yōu)異的學業(yè)成績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1950年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隨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繼續(xù)深造,中途輟學,1977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1954-1974年和1977-1987年,格林斯潘在他與威廉·湯森合作經營的“湯森-格林斯潘經濟咨詢公司”擔任副總裁、董事長、總裁。在1987年8月就任美聯儲主席后,格林斯潘關閉了這家設在紐約的公司。

1970-1974年,格林斯潘擔任福特總統(tǒng)的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1974-1977年擔任該委員會主席。1981-1983年,他擔任全國社會保險改革委員會主席。

此外,格林斯潘曾擔任過財經結構與規(guī)則委員會委員、財政部顧問兼聯邦儲備委員會顧問、商務部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國會預算局顧問、總統(tǒng)國外情報顧問委員會成員等。他還曾擔任過通用電纜、摩根、莫森信托以及飛馬等公司的董事。

1987年8月11日,格林斯潘被里根總統(tǒng)任命為美聯儲主席。1991年7月,老布什總統(tǒng)任命他繼續(xù)擔任這一職務。1996年2月,他被克林頓總統(tǒng)提名連任美聯儲主席,并在6月20日得到參議院以壓倒多數批準。2000年1月,克林頓總統(tǒng)再次任命他為美聯儲主席,他于當年6月20日第四次就任這一職務。

2004年5月18日,小布什總統(tǒng)提名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6月17日,參議院批準這一提名。格林斯潘于6月19日第五次就任美聯儲主席職務。

美聯儲是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建立的,為直屬美國總統(tǒng)的獨立行政機構之一,在美國政府中起中央銀行的作用。美聯儲的7名成員全部由總統(tǒng)任命的,任期為14年,不得連任;美聯儲主席和副主席任期為4年,可在他們的成員任期內連任。格林斯潘最初就任美聯儲主席時,承接了前任保羅·沃爾克尚未結束的成員任期,他自己的成員任期是從1992年2月1日開始到2006年1月31日結束。

在過去的18年多里,美國經濟只出現過兩次溫和衰退,格林斯潘領導美聯儲應對了紐約股市大崩盤、亞洲金融危機、技術股泡沫破滅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等等一系列重大危機,創(chuàng)造了長達10年的持續(xù)增長期,實現了經濟在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yè)率條件下的快速增長。1998年7月15日,格林斯潘被授予“和平締造者”獎,以表彰他為五位總統(tǒng)工作,為美國經濟發(fā)展作出的努力。2002年8月,英國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榮譽稱號,以表彰他對“全球經濟穩(wěn)定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卸任之后格林斯潘計劃寫一本書,書中肯定會涉及對經濟的看法,但不會對貨幣政策發(fā)表任何評論。同時,他還計劃開一家名叫“GreenspanAssociates”的咨詢公司。他的夫人米切爾說:“他(格林斯潘)的全部成年生活都是在試圖了解經濟是如何構成的過程中度過的,現在他也不會停止這樣做”。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主要職責

1、制定并負責實施有關的貨幣政策;

2、對銀行機構實行監(jiān)管,并保護消費者合法的信貸權利;

3、維持金融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4、向美國政府,公眾,金融機構,外國機構等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務。

其它職責

1、經濟教育

2、社會超越

3、經濟研究

基本職能

1、通過三種主要的手段(公開市場操作,規(guī)定銀行準備金比率,批準各聯邦儲備銀行要求的貼現率)來實現相關貨幣政策;

2、監(jiān)督,指導各個聯邦儲備銀行的活動;

3、監(jiān)管美國本土的銀行,以及成員銀行在海外的活動和外國銀行在美國的活動;

4、批準各聯邦儲備銀行的預算及開支;

5、任命每個聯邦儲備銀行的九名董事中的三名;

6、批準各個聯邦儲備銀行董事會提名的儲備銀行行長人選;

7、行使作為國家支付系統(tǒng)的權利;

8、負責保護消費信貸的相關法律的實施;

9、依照《漢弗萊·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的規(guī)定,每年2月20日及7月20日向國會提交經濟與貨幣政策執(zhí)行情況的報告(類似于半年報);

10、通過各種出版物向公眾公布聯邦儲備系統(tǒng)及國家經濟運行狀況的詳細的統(tǒng)計資料,如通過每月一期的聯邦儲備系統(tǒng)公告(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11、每年年初向國會提交上一年的年度報告(需接受公眾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及預算報告(需接受美國審計總局的審計);

12、另外,委員會主席還需定時與美國總統(tǒng)及財政部長召開相關的會議并及時匯報有關情況,并在國際事務中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儲備銀行

由國會組建的作為國家的中心銀行系統(tǒng)的操作力量的12個聯邦儲備銀行,是按照1913年國會通過的聯邦儲備法,在全國劃分12個儲備區(qū),每區(qū)設立一個聯邦儲備銀行分行。每家區(qū)域性儲備銀行都是一個法人機構,擁有自己的董事會。

會員銀行是美國的私人銀行,除國民銀行必須是會員銀行外,其余銀行是否加入全憑自愿而定。加入聯邦儲備系統(tǒng)就由該系統(tǒng)為會員銀行的私人存款提供擔保,但必須繳納一定數量的存款準備金,對這部分資金,聯邦儲備系統(tǒng)不付給利息。

在克林頓競選總統(tǒng)之前,美聯儲就已經運用貨幣政策這一“唯一杠桿”對經濟進行調控,即把確定貨幣供應量作為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并正式決定每6個月修訂一次貨幣供應量目標。

1993年7月,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突然宣布,今后以實際利率作為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這是由于美國社會投資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大量流動資金很難被包括在貨幣供應量之內。使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必然聯系被打破,因此以“中性”的貨幣政策促使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對經濟既不起刺激、也不起抑制作用、從而使經濟以其自身的潛在增長率在低通脹預期下增長,進一步考察。美聯儲是以實際年經濟增長率為主要標準作為調整利率主要依據的、全部政策安排以逆向思維為基本出發(fā)點。

美聯儲認為、美國勞動力年均增長率為1.5%、生產率年均增長率為1%、因此,美國潛在的年經濟增長率認為2.5%左右,美聯儲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調控利率、使年經濟增長率基本穩(wěn)定在2.5%左右。以解除通脹之憂。

FOMC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簡稱 FOMC)。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是聯邦儲備系統(tǒng)中另一個重要的機構。它由十二名成員組成,包括:聯邦儲備委員會全部成員七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其它四個名額由另外 11個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流擔任。該委員會設一名主席(通常由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擔任),一名副主席(通常由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擔任)另外,其它所有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都可以參加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討論會議,但是沒有投票權。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最主要工作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主要的貨幣政策之一),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上貨幣的儲量。另外,它還負責決定貨幣總量的增長范圍(即新投入市場的貨幣數量),并對聯邦儲備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活動進行指導。

該委員會主要的決定都需通過舉行討論會議投票產生,它們每年都要在華盛頓特區(qū)召開八次例行會議,其會議日程安排表每年都會向公眾公開。

而平時,則主要通過電話會議協(xié)商有關的事務,當然,必要時也可以召開特別會議。

擁有者

美聯儲聲稱沒有人擁有它——它是一個政府部門內部的獨立實體。美聯儲服從于包括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和隱私法(Privacy Act)在內的覆蓋聯邦機構而不是私營公司的法律;同時國會給予美聯儲自治的權利以保證其獨立于政治壓力之外行使職責。

美聯儲的三個部分中的每一個——管理委員會、地區(qū)性儲備銀行和聯邦開放市場委員會——都獨立于聯邦政府之外運作以行使其核心職能。一旦一個委員會成員被委任,他或她可以像一個最高法院大法官一樣獨立,雖然任期短些。

許多年以來,究竟誰擁有美聯儲一直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美聯儲自己總是含糊其辭。和英格蘭銀行一樣,美聯儲對股東情況嚴守秘密。眾議員賴特·帕特曼(Wright Patman)擔任眾議院銀行和貨幣委員會主席長達40年,在其中20年里,他不斷地提案要求廢除美聯儲,他也一直在試圖發(fā)現究竟誰擁有美聯儲。這個秘密終于被發(fā)現了?!睹缆搩Φ拿孛堋罚⊿ecrets of Federal Reserve)一書的作者尤斯塔斯(Eustace Mullins)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終于得到了12個美聯儲銀行最初的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Organization Certificates),上面清楚地記錄了每個聯儲銀行的股份構成。

美聯儲紐約銀行是美聯儲系統(tǒng)的實際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貨幣審計署(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報備的文件上記錄著股份發(fā)行總數為203 053股,其中:

洛克菲勒和庫恩雷波公司所控制的紐約國家城市銀行,擁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萬股。

J.P.摩根的第一國家銀行擁有1.5萬股。當這兩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銀行后,它擁有美聯儲紐約銀行近1/4的股份,它實際上決定著美聯儲主席的候選人,美國總統(tǒng)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圖章而已,而國會聽證會更像一場走過場的表演。保羅·沃伯格的紐約國家商業(yè)銀行擁有2.1萬股。由羅斯柴爾德家族擔任董事的漢諾威銀行(Hanover Bank)擁有1.02萬股。

大通銀行(Chase National Bank)擁有6000股。

漢華銀行(Chemical Bank)擁有6000股。

這六家銀行共持有40%的美聯儲紐約銀行股份,到1983年,他們總共擁有53%的股份。經過調整后,他們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銀行15%,大通曼哈頓14%,摩根信托9%,漢諾威制造7%,漢華銀行8%。

美聯儲紐約銀行的注冊資本金為1.43億美元,上述這些銀行究竟是否支付了這筆錢仍然是個謎。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他們只付了一半現金,另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他們根本沒出任何現金,而僅僅是用支票支付,而他們自己所擁有的美聯儲的賬戶上只有幾個數字的變動而已,美聯儲的運作其實就是“以紙張做抵押發(fā)行紙張”。難怪有的歷史學家譏諷聯邦儲備銀行系統(tǒng)既不是“聯邦”,又沒有“儲備”,也不是銀行。

1978年6月15日,美國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Government Affairs)發(fā)布了美國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鎖問題的報告,該報告顯示,上述銀行在美國130家最主要公司里擁有470個董事席位,平均每個主要公司里有3.6個董事席位屬于銀行家們。

其中,花旗銀行控制了97個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個;漢華銀行控制了96個;大通曼哈頓控制了89個;漢諾威制造控制了89個。

1914年9月3日,《紐約時報》在美聯儲出售股份的時候,公布了主要銀行的股份構成:

紐約國家城市銀行發(fā)行了25萬股票,詹姆斯·斯蒂爾曼擁有47498股;J.P.摩根公司14500股;威廉·洛克菲勒1萬股;約翰·洛克菲勒1 750股。

紐約國家商業(yè)銀行發(fā)行了25萬股票,喬治·貝克擁有1萬股;J.P.摩根公司7800股;瑪麗·哈里曼5650股;保羅·沃伯格3000股;雅各布·希夫1000股,小J.P.摩根1000股。

大通銀行,喬治·貝克擁有13408股。

漢諾威銀行,詹姆斯·斯蒂爾曼擁有4000股;威廉·洛克菲勒1540股。

從1914年美聯儲建立以來,無可辯駁的事實顯示了銀行家們操縱著美國金融命脈、工商業(yè)命脈和政治命脈,過去如此,而且一直持續(xù)到二十一世紀初。而這些華爾街的銀行家都與倫敦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保持著密切聯系。

銀行家信托公司(Bankers Trust)的總裁本杰明·斯特朗被選為第一任美聯儲紐約銀行董事會主席?!霸谒固乩实目刂葡?,聯儲系統(tǒng)與英格蘭銀行和法蘭西銀行形成了互鎖(Interlocking)關系。

本杰明·斯特朗作為紐約美聯儲銀行董事于1928年突然死亡,當時國會正在調查美聯儲董事和歐洲中央銀行巨頭們的秘密會議,而這些秘密會議導致了1929年經濟大退?!睂嶋H上美聯儲就是一個由私人全權控制的銀行。

歷任主席

以下是美聯儲1936年起的歷任主席名單

美聯儲歷任主席
主席任期評述
馬瑞納·伊寇斯(Marriner Eccles)1936年—1948年被認為是在格林斯潘之前美聯儲主席中得分最高的一位,曾協(xié)助羅斯福帶領美國人民渡過大蕭條時期,主持制定了《美國銀行法》,重振了美國銀行體系的信心,加強了美聯儲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權力。有人評論說,伊寇斯的最大貢獻,在于領導著美聯儲獨立于政府影響之外、不受財政部左右的種種努力。
托馬斯·麥克凱(Thomas McCabe)1948年—1951年由杜魯門總統(tǒng)任命
小威廉·邁克切斯內·馬?。╓illian McChesney Martini Jr .)1951年—1970年連任五屆
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1970年—1978年是格林斯潘的學術恩師,他擔任過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尼克松總統(tǒng)的經濟顧問,1970年至1978年擔任美聯儲主席,隨后又出任美國駐聯邦德國大使。
展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