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毛野扁豆為纏繞藤本植物,莖可長到3米,葉羽狀3小葉,小葉紙質(zhì)近等大,小葉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基部圓形或近楔形,上面無毛或薄被短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花冠紫紅色,旗瓣橫橢圓形;黑褐色莢果線狀長圓形,長4-6厘米,寬4-7毫米。

生長于山谷、山坡或曠野草地上。產(chǎn)于中國、印度、緬甸等亞洲國家。

中文名

黃毛野扁豆

亞目

薔薇亞目

植物界

菜豆族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豆目(Fabales)

拉丁學(xué)名

Dunbaria fusca

豆科(Leguminosae sp.)

亞科

蝶形花亞科(Papilionideae Giseke)

野扁豆屬(Dunbaria Wight et Arn.)

黃毛野扁豆

命名者及年代

(Wall.) Kurz

分布區(qū)域

廣東,廣西,海南,香港,云南

亞族

木豆亞族

形態(tài)特征

整體

一年生纏繞藤本。

莖葉

莖長達3米,明顯具縱棱,密被灰色短柔毛,尤以棱上為密。

葉為羽狀3小葉;葉柄長3-6.5厘米,稀更長或更短,具棱和密被灰色短柔毛;小葉紙質(zhì)近等大,頂生小葉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9.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急尖,短漸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上面無毛或薄被短柔毛,下面密被灰色至灰褐色短柔毛并具深紅色腺點;基出脈3,側(cè)脈每邊3-4條,平或微凸,側(cè)生小葉略小,基部略偏斜。

總狀花序腋生,長4-15厘米,略粗壯,無毛或略被短柔毛,通常有花數(shù)朵至十幾朵,花長約1.5厘米;花梗長2-4毫米;花萼鐘狀,長4-7毫米,4齒裂,裂片三角形或近三角形,短于萼管,最下面一枚較長,線狀披針形,花梗與花萼均疏被淡褐色或黃褐色、基部膨大、易脫落的長硬毛和棕紅色腺點;花冠紫紅色,長約1.3厘米,旗瓣橫橢圓形,基部具瓣柄,兩側(cè)具尖耳,翼瓣長圓形,具瓣柄和一側(cè)具細耳,龍骨瓣向內(nèi)彎曲近成直角;子房無柄,密被金黃色長硬毛。

莢果線狀長圓形,長4-6厘米,寬4-7毫米,黑褐色,被淡褐色或黃褐色基部略膨大的長硬毛;種子多顆。

花果期

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huán)境

生長于海拔200-1200米的山谷、山坡或曠野草地上。

分布范圍

產(chǎn)自云南、廣西、廣東、海南。印度、緬甸、泰國、老撾、越南亦有分布。